产品中心
新闻详情

反冲式SMC电磁阀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

日期:2025-05-03 02:39
浏览次数:105
摘要:反冲式SMC电磁阀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 SMC电磁阀因动铁芯的工作行程较长,是主阀活塞行程、导阀行程和空行程三者之和,所以需要的电磁头较大,因此这种电磁阀的外形尺寸较大,结构也较复杂,但性能可靠、便于维修。目前国内在*温*压和其他可靠性要求*的自控管路系统中应用广泛。
反冲式SMC电磁阀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
反冲式SMC电磁阀和先导式电磁阀的结合体,集合了直动式电磁阀的“零压差”启闭和先导阀的*压差启闭的**。
这种电磁阀具有“零压差”启闭、耐*压、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SMC电磁阀因动铁芯的工作行程较长,是主阀活塞行程、导阀行程和空行程三者之和,所以需要的电磁头较大,因此这种电磁阀的外形尺寸较大,结构也较复杂,但性能可靠、便于维修。目前国内在*温*压和其他可靠性要求*的自控管路系统中应用广泛。
SMC电磁阀由电磁头、阀体组件及反冲组件组成,电磁头由线圈、导磁壳、上下导磁板及导磁管组成,阀体组件由阀体、阀盖及非磁管或屏蔽套组成,反冲组件由动铁芯、阀杆、辅阀、主阀塞组成。
反冲式电磁阀的结构大部分为缸套活塞式(膜片式用的极少),适用于大口径电磁阀(DN15~150),可靠性*。为提*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采用在活塞上增加活塞环或在活塞上镶嵌YS圈的结构形式。应用在*温场所的反冲式电磁阀,其活塞环一般采用球墨铸铁、青铜或聚四氟乙烯蓄能圈等。介质温度*过300℃时,活塞环一般采用青铜、*温合金或堆焊硬质合金工艺制造。
反冲式电磁阀大部分用在二通电磁阀结构上如下图所示,应用在多通电磁阀上的极少。
1—顶盖;2—插座;3—外壳;4—线圈; 5—动铁芯(衔铁);6—弹簧;7—辅阀(小阀头);8—活塞;9—阀体
SMC电磁阀线圈通电时,磁回路受激产生电磁力,吸起动铁芯上提,由于动铁芯向上有空行程作用,瞬间向上的冲击力施加在动铁芯组顶端的辅阀上,辅阀开启,活塞上腔*压介质瞬间从活塞上先导阀口喷出形成反作用力,此时,活塞在反作用力、线圈的提拉力和介质压差三力的共同作用下,活塞组被抬起,阀门导通。带有信号反馈装置的电磁阀会将开阀信号反馈到控制台上。
当SMC电磁阀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动铁芯与静铁芯分离,辅阀关闭,工作介质通过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和活塞环之间的间隙进入活塞上腔,在复位弹簧和介质压差力的共同作用下,活塞回位落座,切断流过电磁阀的工作介质。带有信号反馈装置的电磁阀会将关阀信号反馈到控制台上。
SMC电磁阀阀在辅阀上方一般留有1~2mm空行程,有助于阀门的开启。
该类电磁阀可在“零压差”下工作,但流量一般不能达到阀门的额定流量,对于用户在小压差(0.1MPa以下)有流量时,选用电磁阀时应慎重,一般应提*阀门的通径,以满足用户的流量要求。因为工作介质的压力很低,对主阀塞的浮力很小,不能开启规定的流量值。
电磁阀作为自动化仪表的一种执行器,近年来用量急剧上升。电磁阀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
(1)外漏堵绝,内漏易控,使用安全
内外泄漏是危及安全的要素。其它自控阀通常将阀杆伸出,由电动、气动、液动执行机构控制阀芯的转动或移动。这都要解决长期动作阀杆动密封的外泄漏难题;唯有电磁阀是用电磁力作用于密封在隔磁套管内的铁芯完成,不存在动密封,所以外漏易堵绝。电动阀力矩控制不易,容易产生内漏,甚至拉断阀杆头部;电磁阀的结构型式容易控制内泄漏,直至降为零。所以,电磁阀使用特别安全,尤其适用于腐蚀性、有毒或*低温的介质。
(2)系统简单,便接电脑,价格低谦
SMC电磁阀本身结构简单,价格也低,比起调节阀等其它种类执行器易于安装维护。更显著的是所组成的自控系统简单得多,价格要低得多。由于电磁阀是开关信号控制,与工控计算机连接十分方便。在当今电脑普及,价格大幅下降的时代,电磁阀的**就更加明显。
(3)动作快递,功率微小,外形轻巧
SMC电磁阀响应时间可以短至几个毫秒,即使是先导式电磁阀也可以控制在几十毫秒内。由于自成回路,比之其它自控阀反应更灵敏。设计得当的电磁阀线圈功率消耗很低,属节能产品;还可做到只需触发动作,自动保持阀位,平时一点也不耗电。电磁阀外形尺寸小,既节省空间,又轻巧美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